公元一九九六年六月,從台北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畢業後,是年七月在彰化主恩靈糧堂的差派下,依依不捨的告別了台灣的人、事、物,踏上了歸途。是喜也是憂,喜的是可以回家了,憂的是肩負著奉差之使命與拓植負擔;面對泰國這一塊屬靈的硬土荒地,心中憂人難信主,但又期許著為主開闢一片天地。從開拓到如今已是十五年的時日,以下是一些事奉的經歷分享。 一、屬靈的爭戰與屬靈的封殺: 一開始的前三個月,每早晨五至七時出去繞城祝福禱告,從靈裡去感受神對這城的心腸,以至為這國這城的民認罪代求;也求神開啟一扇扇的福音門。另一方面進行申請加入當地的區會。向某區會申請被拒,又轉向第十二區會申請,但遲遲未有回音,都因被判為靈恩派。感謝神有明理的區主席與同工,經當面的交通解釋,終於可以以老同工的名譽重返第十二區會中配搭服事。到如今經歷無數的排擠,信仰的譭謗。但以真實的真理立足又用真誠無私的愛去對待人,合一更新必會來到。 二、只要專心的祈禱傳道,神必成事 (徒六:4): 專心的祈禱傳道是奉差者的基本事奉,也在這基本的服事中看見,當人作人的分,神就作神的分,只要禱告恒切,神必垂聽,也必開福音的門與人的心門。只要熱切的去撒種到時必有收成,因這是屬靈的自然定律,如同自然界中種子的發芽成長一般。(參可四:26~28) 三、以救恩作為根基來建造,教會必然穩健: 教會的本質是被召而蒙恩又有聖靈者的共聚。但所面對的初信者與信主多年的信徒,對得救沒有確定的把握與經歷,因此處在患得患失的光景中,要熱熱不起來。又加上對聖經中無數的困惑性救恩經文所困惑,更是莫衷一是。包括我自己雖然已讀了兩間神學院,但系統神學中的救恩論沒有處理困惑性的救恩經文。後在二○○四年得一弟兄指點,又經二○○五年到二○○七年的專心研查,才能解開了無數的困惑。從此才從根來清理弟兄姊妹的信仰根基,從此教會才進入本質的建造。根基好,才能往上建造與向外穩健的發展。若不然根基若毀壞,所作的多屬虛工。 四、拓植重點要放在成人,教會才能在穩定中求成長: 開拓初期,我把重點放在學生身上,沒幾個月,就有三、四十人聚會,但一到暑假,就只剩下兩家人,一共七、八個人聚會;辛辛苦苦所建造的年輕人,到稍微可用時,不是被感情、同居所困,不然又遷到別的地方就讀了。一時的成就感變成了失落感、挫敗感,因此在神面前反省尋求,答案是要把教會重點放在成人身上,因此開始著重成人歸主。也因此不斷有家庭歸主而穩住了陣腳,教會才在穩定中求成長。 五、全方位的牧養,羊群才能茁壯平衡 (約三:2): 靈性、身體、生活 (包括工作、事業、學業) 三方面都要兼顧。因此清萊主恩堂的弟兄姊妹幾乎家家有地可作居所;又因設立儲蓄基金,大家可以在經濟上互助。這也是人留下來的原因,留得住人就好作事了。 六、立竿見影的事工,要小心去作: 在泰國若辦孤兒院、學生中心、養老院,只要一開始馬上就會有人來,藉著這些事工,造福不少靈魂,也造就出了不少的人才。但是教會必須一直找錢來投進去,長期下去是會困難重重,除非找出一條自立自養的路,或半自養的路,不然福利性的事工此起彼落,開的開關的關,關了又再開,再開又再關。這不是服事的主體。 七、泰北青少年事工的瓶頸: 身處一個現代化的世界,物質文明的追求對青少年是一個極大的誘惑與試探,年幼的被電視、電玩吞噬,青少年被電玩、電腦、戀愛、同居、吃喝玩樂所擄掠,因此對教會是一個極大的挑戰,必須多方的進行青年人的信仰與思想改造,因為今天的青少年就是下一代的教會中流砥柱。若沒有堅強的青少年,教會的未來必然黯淡。 八、小組的瓶頸: 在泰國只有少數教會的小組是有突破性的成長,就我們教會的小組來說,一直是停留在牧養的情況中,而沒有產生福音的爆發力,我們期待小組能突破瓶頸而帶來豐收。 結語:請為泰國歸主、教會復興禱告。
更多消息> |
如需獲悉該會最新消息,敬請直接與該會聯繫。 |
|
|
泰國清萊主恩堂
Chiangrai Grace Church
|
|
泰國回孔主恩堂 |
|
84 Moo.1 Tom bon Mae Yao Amphoe Muang Province, , Chiang Rai 57000 |
泰國加多百主恩堂 |
|
165/1 Moo 15 Soi 2/7, Ratchayota Road, Muang, , 加多百 57000 |
緬甸果敢老街主恩堂 (網址) |
|
393/19 Moo 3 Tumbol Rimkok, Amphur Muang, Chiang-Khong, Chiangrai 57100 |
|